1950年发明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-伊恩·唐纳德教授(Ian Donald)发明了B超,并首次用于妇科检查。而中国第一台B超则是1983年由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研制出来,实现了中华B超零的突破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04007.cn/article/1036.html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.
上世纪六十年代,中国的科技行业几乎一片荒芜,超声仪器研究所研(SIUI)在这样的条件下研制生产出CTS-5型医用A型超声诊断仪,从投产到八十年代最终产量达十几万台,打响了“汕头超声”的金字招牌,但此时全球科学技术早已发展到了B型超声普及的地步。八十年代初,适逢中国改革开放,国外产品开始蜂拥涌入国内市场,1981年,SIUI开始研制国产B超诊断系统。在1983年独立研制出了CTS-18型B型超声诊断系统,实现了中华B超零的突破。这个产品的诞生给国人带来的振奋就如同今天的国产大飞机C-919引发的业界震撼一样。
在计划经济时代,第一批20台CTS-18被推出时,很多单位都报名前来参观和接受培训,20台样机的介绍会高朋满座,几乎国内最知名的省级医院及军区医院等都派人前来参加。最终要下订单时,由于供不应求,SIUI被迫从众多客户中优选出对仪器推广更有益的客户,优先把产品卖给它们。后面批次的生产,也是仪器还没生产出来就被预订一空。那种盛况就像后来市面上刚有“大哥大”手机一样,有钱也未必能买得到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04007.cn/article/1036.html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.
1984年,CTS-18型B超在当年的广交会上隆重亮相。会上,CTS-18拿到了“金龙奖”,从此汕头超声象征着“中华B超”名满天下!1984年以后,国外品牌的B超开始较大规模进入国内。与之相比,国产B超的图像质量还需有待提高。SIUI不畏挑战,选择了和当时众多家电厂商相似的技术引进发展之路——通过引进日本先进的B超技术,成功引领了国产化超声产品向前大跨步,很快研制出CTS-200、305、310、240、280、285、180等自主产品(获得了十九项国家、广东省、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、汕头市的科学技术进步奖,其中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,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项),为后续收购美国ATL彩超技术和生产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04007.cn/article/1036.html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.
SIUI从1963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能够批量生产的A型超声仪器开始,便踏上了超声仪器的远征之路。一路走来,SIUI在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:中国第一台B超、中国第一个拥有高性能全身彩超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厂家、中国第一个自主拥有实时三维(4D)核心技术的厂家、中国第一家自主研发成功弹性成像技术、全球首家拥有彩超图像无线传输技术……站在局外看,SIUI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中国超声诊断的发展简史——伴随着中国民族超声医学的革新与崛起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04007.cn/article/1036.html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.
从SIUI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B超至今,三十年风雨兼程,三十年时过境迁。在2014年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上,SIUI为寻找民族超声的足迹,特开展了“寻找中华超声的印迹”系列活动之“中国超声三十年变迁”。会议期间,再次亮相的CTS-18引起了极大的轰动,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都纷纷前往展台同其合影留念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04007.cn/article/1036.html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.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04007.cn/article/1036.html 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. 手机访问本页请扫描右下方二维码.
![]() |
![]() |
手机扫码直接打开本页面 |